9月27日举行的“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淀区专场上,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、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,为了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,近期海淀区提出加快构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、彰显海淀特色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“1+X+1”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。
唐超介绍,第一个“1”,是指发挥好人工智能“头雁”作用,赋能千行百业,领航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最后一个“1”,是指以科技服务业为支撑,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和创新资源集聚的能效,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、优质企业快速成长。中间的“X”,一方面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,其中,持续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集群优势,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硬科技转型,积极打造自主创新生态。推动医药健康突破发展,聚焦“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”和“医工交叉产业创新示范区”的建设,打造智医融合的新标杆。同时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,布局RISC-V产业生态,推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、EDA企业、整机企业协同发展。推动商业航天技术创新融合发展,依托国家队的资源优势,打造“一城一镇多园”的卫星产业集群,形成商业航天领域全产业链条集群。另外一方面就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,优先培育一批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集群。大力推动具身智能加速集聚,建设北京具身智能研究院、打造全球首个具备软硬件系统自主设计生成能力的具身智能“大工厂”,谋划“一核多点”具身智能产业集聚区。在量子信息方面,全面加快量子科技产业化进程,打造全市首家量子科技创新孵化器、首个中关村量子科技产业园、首支量子科技产业基金。同时,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落地应用,规划建设自动驾驶试点示范和商业化场景,积极打造自动驾驶赋能“双智”城市建设海淀样板。同时,加速区块链、元宇宙示范应用,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(6G)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,为产业蓄势聚能下好“先手棋”。
唐超表示,面向未来,海淀区将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,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,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加快构建“1+X+1”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全球领先的产业发展高地。
相关人物